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护理综述论文

2022-10-24 来源:易榕旅网


综 述

胰岛素应用的护理进展

糖尿病是以持续高血糖为生化特征的综合征,其主要缺陷为胰岛素绝对和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引起各种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障碍。胰岛素能促进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抑制肝糖原分解和异生,是糖尿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自上世纪20年代发现并首次在临床应用胰岛素以来,经过人们70多年的不懈努力,胰岛素在制剂的改良、治疗方案的更新、注射装置的改善、护理措施的完善等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

1胰岛素种类

根据制剂的作用时间不同分超短效、短效、中效、长效胰岛素;根据来源不同分猪、牛、

基因工程人胰岛素;根据纯度不同分为普通制剂及高纯胰岛素制剂。 2胰岛素的储存及开启后安全使用时间

长效及中效胰岛素在5℃可放置3年效价不变,而普通胰岛素在5℃放置3个月后效价减弱。胰岛素的保存,最理想是放置在冰箱冷藏室内,温度保持在2-8℃,忌阳光爆晒及冷冻。如过期或出现结晶均不宜再使用。为探讨低温下胰岛素开瓶后安全使用时间,孙美红等根据胰岛素每日抽细次数分为5组,结果显示:瓶内胰岛素抽吸5针/日于第10日,4针/日于第16日,3针/日于第20日,2针/日于第25日,1针/日于第35日,细菌培养

结果显示阳性,建议应在安全使用时间内使用。 3胰岛素的运载系统

一次性1ml注射器:可准确抽吸胰岛素,但需按剂量换容器。

B-D超细针胰岛素注射器:1961年美国B-D公司首先研制生产,1994年进入国内市场。它以胰岛素的单位数为刻度标志,注射器单位间距较宽,轻巧、持针方便,针头与注射器连为一体,严密无缝,针头细,注射时痛苦小。

喷气注射器(无针注射仪):1966年开始研制,它是一种无针无痛目的设计,利用高压爆发来推动胰岛素透过皮肤至皮下,可减少皮肤损伤和注射时精神压力,游离胰岛素水平高,但作用时间短。

笔试胰岛素注射器:1985年世界第1支胰岛素笔型注射器在丹麦诞生。它将胰岛素与注射器合二为一,携带发便,剂量能精确调整到1个单位,针头短而细,注射痛苦小。因剂量选择时有声音显示,视力障碍的DM病人也可自行注射。使用前应倾倒混摇多次,以充分混匀胰岛素悬液,注射后针头需在皮下停留7s以上,压住注射笔按钮直至针头从皮肤拔出。 胰岛素输注泵:为精致的“闭环式”装置含有葡萄糖传感器,可自动调节胰岛素剂量,多用于床旁急救和临床研究。皮下输注泵是“开环式”装置,可用手调或人工控制调节输注率,病人需愿意和能够在家中监测血糖。使用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需要高度能动性病人,还需一个熟练的专业小组的参加和支持,不良反应是针刺部位易发生感染。有人主张将皮下输注泵改为插入腹部内游离导管的泵给药,该方法可使至少50%的胰岛素能经网膜吸收,但易引起腹膜炎。腹膜内胰岛素治疗与皮下胰岛素治疗相比,前者可改善基础葡萄糖生成,能使低血糖时胰升糖素和葡萄糖生成增多,通过生理途径给予胰岛素,减轻外周胰岛素抵抗。

内置胰岛素套管针:国外有一种病人自行使用的内置胰岛素套管针,至于皮下可保留1周以上,病人只需用酒精清洁套管的注射孔,就可将需要的胰岛素注入。置管的最佳部位是腹部,多选用脐下或脐两侧距离脐至少2.5cm的部位。

移植胰及人工胰:从移植部分胰脏,以至在多种部位用注射方法移植胰岛素细胞的研究正在进行中,主要的障碍是不易获得足够的可移植组织,对移植物的排斥反应。经皮静脉移植胰岛素细胞代替胰段或全胰移植正在临床实验研究。国内采用改良的微囊化新生猪胰岛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胰岛素用量减少%±%,且葡萄糖负荷后C肽峰值是移植前的~倍。移植术前应着重进行饮食指导,强化胰岛素治疗,术后防止低血糖反应,进行局部护理,预防感染。

气雾胰岛素呼吸道给药:Laube等报告经呼吸道吸入的胰岛素雾化剂,一次吸入胰岛素kg体重,可控制餐后血糖<10mmol/L,其生物利用度约为注射胰岛素的10%。气雾吸入胰岛素使血糖水平可信地降低至糖尿病水平以下的用药剂量尚未确定。国内李小玲等人进行了胰岛素经鼻给药的兔体糖尿病模型实验研究及临床自体三角肌皮下注射和滴鼻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动物经鼻给药效应相当于同等剂量皮下注射给药的90%以上,临床研究经鼻给药效应相当于同等剂量皮下注射给药的%以上。

其他给药方法:胰岛素因其亲水性和易被蛋白水解酶降解,而阻碍了它的肠道吸收和口服应用。国外有人认为将胰岛素中加入新的多种乳胶、抑肽酶和牛磺酸钠,对胰岛素的生物活性无明显影响。肛入、眼部滴剂和外用药膏作为给药的其他途径有也正在研究和使用中。

4.胰岛素注射部位的选择和交替

人体的皮下均可注射胰岛素,但最好选择远离关节、神经及血管的部位,如上臂的外侧、大腿的前外侧、臀部外上1/4、腹部等。注射部位的选择与交替,对长期注射胰岛素的病人十分重要,可避免在同一部位重复注射的痛苦,及其所带来的问题和并发症。多主张采取多部位轮流皮下注射法,选择臀大肌、上臂外侧、腹部及股外侧,每个部位划分15个注射点,按每日三次计算,每部位5天,后另换部位。明尼素达大学的一项研究表示,单

纯腹壁注射时平均血糖水平低于交替注射期,皮下注射胰岛素的不同吸收率依赖于它注射的位置,腹壁吸收率最高,其次才是上臂、股部、和臀部。因此在临床应用中,提倡在一个解剖区域系统地轮流注射胰岛素。

5.胰岛素的注射方法

注射角度的选择:为使胰岛素缓慢吸收,必须注射到皮肤下。教科书要求皮下注射角度 30~40度因不同病人不同注射点的皮下脂肪含量各异,单一的注射技术是不可取的。建议注射前捏起皮肤,以估算最适应的角度,体瘦者应捏起足够的皮层,用45度角注射,体胖者可以90度角注射。对将发生酮症酸中毒等极少数病例,需要迅速吸收胰岛素,可用长针头注入肌肉。赵书云等采用垂直皮下注射法注射胰岛素,并与斜刺法比较,结果提示垂直注射法可保证疗效减轻严重疼痛发生率,提高治疗依从性。

注射针头的选择:注射胰岛素应选用标准胰岛素注射器。1ml标准胰岛素注射器的针头应为3/8或5/8英尺长,没有死腔,而1英寸23号针头有.的死腔。只注射一种胰岛素时不可考虑死腔的存在,当注射混合型胰岛素时必须考虑死腔问题,因为后抽取的胰岛素被抽进了针头,导致不能精确得确定每次使用了多少胰岛素。

6.静脉输入胰岛素的有关问题

胰岛素的配方方法:为探讨在输入含胰岛素时的血糖不稳定问题,司蕙芳等人做了胰岛素配药方法的研究,结果采用号针头取药,8号针头注入输液瓶,再回抽1ml液体后重新注入的方法,注入的药量值接近实际药量。

胰岛素的吸附作用:为了研究输液过程输液装置对胰岛素的吸附作用,侯蕙如等人应

用放免测定的方法,对不同输液装置、不同胰岛素浓度液体及不同输液速度对胰岛素输入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输液过程中胰岛素的浓度越低,胰岛素的输入量波动越大:不同浓度胰岛素吸附率虽有差异,但胰岛素的绝对吸附量相近,低浓度的溶液丢失胰岛素相对较大;应用配液袋输入胰岛素溶液,胰岛素吸附率较低;输液速度对胰岛素的丢失的影响不大。

7.胰岛素治疗的副反应观察

低血糖反应:发生原因主要与医务人员使用胰岛素不规范;患者及家属对有关预防低血糖反应知识的缺乏有关。如过多的胰岛素、过量的运动、太少的进事、误餐、疾病或饮酒等。应用胰岛素是要做到三准(时间准、剂量准、剂型准),掌握病人进食情况,严密监测血糖,做好DM教育,使用中长效胰岛素剂量偏大时,应指导睡前加餐。低血糖的治疗方案,应依据发作频率、程度及个体情况而定,若每次低血糖在每日的同一时间发作,则需重新制定治疗及饮食方案。

过敏反应:极少数人可有寻麻疹、血管精神性水肿、紫癜等。可用抗组织胺类药物,重者需调换胰岛素类型,或采用脱敏治疗。邱秋玲报道1例注射胰岛素后全身寻麻疹病人,行脱敏治疗,自开始皮下注射,无反应后每15min加倍注射至12U,后继续在三餐前30min各皮下注射12U,再未出现过敏反应。

胰岛素性水肿:多发生在胰岛素控制不良,糖代谢显着失调,经胰岛素治疗迅速的到控制是出现。可自然消退,给患者低盐饮食,限制水摄入,必要是予利尿剂。

局部反应:注射部位发生红肿、发痒、硬结、皮下脂肪萎缩等,据报道有1例自行注射胰岛素的病人,腹部及右臀分别有8cm×8cm、6cm×6cm的皮肤凹陷。采用高纯度胰

岛素制剂,注射部位轮替,可防止其发生。

胰岛素抵抗:一般指每日胰岛素需要量在200U以上。多在应用胰岛素1个月后可发生抵抗,原因是抗体形成,与胰岛素结合使之失去活性,或可能感染、皮下吸收不好引起。常于数月以至一年内自行消失,可更换不同种胰岛素或较纯制剂。

注射疼痛:为减轻药液温度对皮下组织的冷刺激,抽取药液后放置室温下5-10分钟再注射;用酒精消毒皮肤要在蒸发后再注射;穿刺时要两快一慢(进针、拔针快、推药慢);使用标准胰岛素注射器。

内容:主要治疗胰岛素作用及副作用、名称、剂量、存储要求、注射方法、低血糖的症状及治疗、咨询联系电话或网址等。胰岛素疗法的教育的重要性,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大量文件显示,通过胰岛素疗法教育,提高了病人对胰岛素的认识,对稳定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了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美红.管芝玲 瓶内胰岛素反复抽吸后安全使用时间的研究 [期刊论文] -齐鲁护理杂志2001(4)

2. 袁彬娥.周六平.张加庆 B-D胰岛素注射器重复使用的方法及安全性探讨 1996(3)

3. 赖滨.郭妍.高漱英 Ⅱ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笔治疗的临床观察 1996(4)

4. 范丽凤 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护理进展 [期刊论文] -实用护理杂志1997(2)

5.周佳 胰岛素注射部位的选择 1999(4)

6. 马玉桂.周兰月.张东红 改良的微囊化新生猪胰岛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护理 [期刊论文] -中华护理杂志1999(11)

7. 向文青 糖尿病护理进展 [期刊论文] -南方护理学报2000(1)

8. 周峥.刘安琴.冯敏 外科糖尿病病人术后胰岛素给药途径的研究 [期刊论文] -中华护理杂志2000(8)

9. 周蝉英.刘道平.杨小平.王玉珍.许樟荣 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护理 [期刊论文] -中华护理杂志2000(8)

10. 赵书云.楮明清 垂直皮下注射胰岛素31例效果观察 [期刊论文] -护理学杂志2000(9)

11. 侯惠如.周庆.黄英.卢文英.夏凤城 氯化钾、维生素C及胰岛素浓度对胰岛素吸附的影响 [期刊论文] -中华护理杂志2000(10)

12.

13. 郑亚光.范丽凤 胰岛素使用中的若干热点护理问题(上) [期刊论文]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1)

14. 张琴.于蕾.赵海伦.高从容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期刊论文]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

15. 诺和灵特充注射笔临床试用情况调查 [期刊论文] -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6)

16. 吴晓英.冯洁 胰岛素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期刊论文] -广东药学2005(2)

17. 陈璐璐 胰岛素类似物及其临床应用 [期刊论文]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11)

18. 李武平.宋向阳.刘田.刘冰 胰岛素注射液启封后无菌保存期及药物活性的探讨 [期刊论文]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6)

19. 吕琳 非注射胰岛素制剂的研究进展 [期刊论文] -天津药学2007(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