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荷马史诗:由《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两大史诗组成,相传是由一个叫荷马的盲诗人所作,故称荷马史诗。(1分)《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的基本内容(3分)它是古希腊文学辉煌的代表,两千年来一直被看作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1分)
2.城市文学:是12世纪以后随着工商业中心城市的兴起而产生的反映市民思想感情的世俗文学。(1分)主要内容是揭露、抨击封建主和僧侣的残暴、贪婪、愚蠢,赞美市民的勇敢、机智、聪敏,艺术上的主要手法是讽刺。(3分)它的体裁主要有韵文故事、长篇叙事诗、市民抒情诗和市民戏剧。代表作品是《列那狐传奇》(1分) 3.《歌集》:是彼特拉克的抒情诗集,(1分)它抒发了作者对女友老拉的爱情,(1分)在艺术上继承了“温柔的新体”诗派传统,大量采用十四行诗体,并使这种诗体达到完美的境地。(3分)
4.威塞克斯小说:威塞克斯小说是十九世纪后期英国作家哈代的一组小说的总称。(1分)因这些小说都是以哈代的故乡——英国西南部道塞特郡农村地区为背景,而这一地区古称威塞克斯,故称威塞克斯小说。(2分)这组小说的思想内涵及代表作品《还乡》、《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等。(2分) 1.《伊利昂记》:与《奥德修纪》组成《荷马史诗》,相传是由一个叫荷马的盲诗人所作。(1分)基本内容(3分)它是古希腊文学辉煌的代表,两千年来一直被看作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1分)
2.市民文学:又称城市市民文学,是12世纪以后随着工商业中心城市的兴起而产生的反映市民思想感情的世俗文学。(1分)主要内容是揭露、抨击封建主和僧侣的残暴、贪婪、愚蠢,赞美市民的勇敢、机智、聪敏,艺术上的主要手法是讽刺。(3分)它的体裁主要有韵文故事、长篇叙事诗、市民抒情诗和市民戏剧。代表作品是《列那狐传奇》(1分) 3.启蒙文学:是18世纪进行的继文艺复兴后所进行的第二次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作为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启蒙文学,体现了启蒙主义的文艺思想和美学原则。(2分)主要特征有:一、鲜明的政论性和民主性。(1分)二、有着新题材、新人物、新思想,富有教育意义。(1分)三、体裁多种多样。(1分)
4.奥勃洛摩夫性格:冈察洛夫的代表作《奥勃洛摩夫》中的主人公,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后一个“多余人”的形象,(1分)在这个人物身上所表现出的懒惰、优柔寡断、好空想的特点,被称为“奥勃洛摩夫性格”。(2分)形象意义。(1分)
1.古典主义:17世纪盛行于法国,继而流行于欧洲的文学思潮。这场文学思潮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都主张以古希腊、罗马为典范,故被称为古典主义。(2分)它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二是崇尚理性原则;三是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代,恪守规则。(3分) 2.流浪汉小说:“流浪汉小说”是欧洲近代小说的一种模式。(1分)它的基本特征是:从思想倾向上说,流浪汉小说的主人公大多为无业游民,作品在描绘他们不幸命运的同时,也描写了主人公为生活所逼迫而进行的欺骗、偷窃、和各种恶作剧,表现了不幸者的消极反抗情绪;(2分)从取材方面看,基本上取材与现实生活,特别是城市平民生活;从结构上看,流浪汉小说以主人公活动为线索,按主人公活动的足迹,通过主人公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来安排各种生活场景(1分)。西班牙16世纪最著名的流浪喊小说是无名氏的《小癞子》(1分) 3.“新人”
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平民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1分)他们来自下层,与人民有密切的联系,富有民主思想和实干精神,敢于大胆批判农奴制和专制制度,代表着俄国光明的未来。(3分)“新人”的形象在屠格涅夫的作品中有所体现,如《前夜》中的英沙洛夫和叶琳娜,《父与子》中的巴扎罗夫,《怎么办》中的拉赫美托夫等。(1分) 4.《抒情歌谣集》: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出现了第一代浪漫主义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他们创作了大量赞美大自然、缅怀中古、歌颂宗法制农村生活和诅咒城市文明的诗篇,称为“湖畔派诗人”。(3分)其中华兹华斯的成就最高,他与柯勒律治合写的《抒情歌谣集》开创了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为主的现代诗风。他为《抒情歌谣集》再版写的序言,被认为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 (2分)
1.英雄史诗:在民间文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英雄人物的事迹为中心,以重大事件为题材的世俗文学。(1分)内容上分为两类,一是反映早期氏族生活、歌颂部落英雄的,代表作《贝奥武甫》;(2分)二是反映封建国家形成时期的社会生活、歌颂民族英雄的,具有国家观念,中心主题是爱国主义,代表作有法国的《罗兰之歌》。(2分) 2.“多余人”: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1分)他们有一定教养,自命清高,不愿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想过有意义的生活,但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缺乏生活目的,远离人民,精神空虚,性格忧郁、彷徨,无所作为,在俄国文学史上,被称为“多余人”。 (2分)“多余人”这个名称出自屠格涅夫的《多余人日记》,第一个“多余人”形象是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2分) 3.托尔斯泰主义:是托尔斯泰晚年提出的所谓拯救俄国社会和人类社会的政治、道德主张。(1分)其基本内容是:“勿以暴力抗恶”,“道德的自我完善”,“宽恕”,“博爱”。托尔斯泰主义是空想的、荒谬的,它是俄国宗法制农民不成熟、消极软弱的表现。(3分)在十九世纪后期俄国民主主义日益高涨,人民日益觉醒的时代,起到了麻痹人民意志的消极作用。(1分)
4.分类整理法:是巴尔扎克创作《人间喜剧》重要方法之一。(1分)巴尔扎克把《人间喜剧》分成三类: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以风俗研究为主体部分,包括六个生活场景:个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和军事生活场景。(3分)作者把这些独立成篇但又互相联系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当时法国生活,组成一幅规模宏大、色彩缤纷、几乎包罗万象的社会生活画面。(1分)
1.骑士文学:骑士文学是欧洲骑士制度的产物,是中世纪欧洲特有的一种文学现象,体现了世俗封建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1分)主要体裁有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1分)前者最早产生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以“破晓歌”最著名。(1分)后者是一种叙事诗,兴旺于法国北方,主要内容是写骑士为获得荣誉、保护宗教,或为了赢得贵妇人的爱情而冒险,题材来源有三个系统。(1分)艺术上富有浪漫情调、离奇情节,对后世浪漫主义颇具影响。(1分) 2.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体现资产阶级世界观、价值观的思想形态。涉及到自然、社会、政治、宗教、历史、文学等各个领域。(1分)。它的基本内容是:一、宣扬以人为中心的思想;(1分);二、重视尘世生活,肯定人的权利,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1分);三、推崇理性,把理性臵于与宗教信仰并列的位臵。艺术风貌发生了深刻变化(1分)。为近代世界奠定思想、文化基础。(1分)。
3.狂飙突进运动:18世纪70年代德国爆发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文学运动,是德国启蒙运动的启蒙和发展。(2分)它的主要精神是歌颂自然,(1分)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1分)强调感情的作用。(1分)
4.心灵辨证法:心灵辩证法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对托尔斯泰早期创作中独特的心理描写的概括,(1分)托尔斯泰始终细致地描写心理在外界影响下的嬗变过程,通过人物复杂的矛盾心理过程来反映人的变化和社会的冲突,(2分)这一手法特别适用于作者塑造精神探索型人物形象,具体地表现在他一生的小说创作过程中。(2分)
1.《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以毕生精力创作的小说总集,巴尔扎克立意写一部当代法国社会的“风俗史”,后来他受意大利诗人但丁的《神曲》(直译为《神圣的喜剧》)的启发,把他的小说总集称为《人间喜剧》。(1分)分为《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三部分,巴尔扎克通过“分类整理”和“人物再现”的方法把整个《人间喜剧》组成规模宏大的艺术整体。(2分)《人间喜剧》反映了十九世纪前半叶法国的社会生活,真实的再现了贵族阶级日趋灭亡和资产阶级日益上升的历史发展趋势,无情的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的罪恶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2分) 2.《贝奥武甫》:是流传至今的欧洲最完整的一部史诗。(1分)记述了盎格鲁-撒克逊人有大陆向不列颠岛迁移时带来的传说,反映的是北欧人氏族社会阶段在大陆的生活。史诗中现实成分和神话交织在一起。(2分)贝奥武甫是理想的氏族英雄形象,对部落极为忠诚,富有献身精神,体现了氏族社会末期人民理想英雄的特点。(2分) 3.温柔的新体诗:温柔的新体诗是对普罗旺斯抒情诗、西西里爱情诗传统的继承和突破,(1分)它抒发对崇高的爱情的强烈渴望,对诗人爱恋的女子的热烈赞美,(2分)它从站在市民阶级里的诗人的切身体验的感情出发,予以细致、真切的描写。但丁的《新生》是主要的创作成果。(2分)
4.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和流派,浪漫主义是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20年代在欧洲文学中占统治地位的文学运动,(2分)其思想基础是强调人的主体精神的德国古典哲学和对理想社会抱有强烈憧憬的空想社会在主义思潮。其基本特征是: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性;寄情山水,把大自然作描写和歌颂的对象;喜欢采用民间文学的题材、语言和表现手法,运用夸张对比手法追求新奇多变的艺术效果。浪漫主义文学在各国的发展情况和成就不尽相同,德国最早,成绩最高的是英国和法国。(3分)
1.教会文学:又称僧侣文学,在5—10世纪,欧洲唯一的书面文学。(1分)主要是当时的教士和修士写出的,(1分)体裁有基督故事、圣徒专、祷告文、赞美诗等,大多取材于《圣经》。(1分)目的是宣传教义,鼓吹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1分)主要功用是欺骗被压迫、受剥削的人民。艺术上,多采用梦幻故事的形式和寓意性、象征性的手法。(1分)
2. 彼德拉克:被认为是第一个人文主义学者,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 (1分)有抒情诗集《歌集》,(1分)它抒发了作者对女友老拉的爱情,(1分)在艺术上继承了“温柔的新体”诗派传统,大量采用十四行诗体,并使这种诗体达到完美的境地。(2分)
3.人物再现法:人物再现法是巴尔扎克在创作《人间喜剧》时所使用的方法,具体指同一个人以不同的身份在不同的作品中不断出现的方法。(1分)它的优点一是使不同作品所表现的生活场景和故事情节有纵深的发展的连续性;二是使人物性格更丰满、形象更鲜明;三是使《人间喜剧》成为一个运动着的活的社会存在。这种方法使《人间喜剧》所包含的作品连接成了一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敞开的完美整体。(4分) 4.唯美主义:19世纪末流行于欧洲各国的一种文艺思潮。(1分)主张“为艺术而艺术”。思想艺术特点是:一、认为艺术与政治、道德、功利无关,超脱一切厉害关系。二、提出艺术是心灵的故乡。三、主张艺术超然于现世,艺术的发展不依赖生活,相反,生活应该追随和模仿艺术。同时,认为艺术家对待题材的态度应是客观、冷漠的。(3分)最先为法国的戈蒂埃所提倡,后来以英国的作家王尔德为代表。(1分)
1.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1859年4月9日致拉萨尔的信中提出的创作原则。(1分)所谓“莎士比亚化”,就是要求作家善于从现实生活出发,展示广阔的社会背景,给作品中的事件和人物提供真实而富有特点的典型环境;(1分)正确处理事件、人物和环境的关系,塑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广泛而深刻地反映现实关系,(1分)注意反映演变和发展着的历史内容,(1分)同时强调把作者的倾向、见解在情节和人物的描述中隐蔽而自然地流露出来;要求做到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悲剧与喜剧的巧妙结合。(1分)
2.“湖畔派”:指在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英国,由第一代浪漫主义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所组成的一个开创了浪漫主义潮流的文学流派(1分)。这三位诗人因厌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隐居于英格兰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创作了大量赞美大自然、缅怀中古、歌颂宗法制农村生活和诅咒城市文明的诗篇,故称为“湖畔派诗人”(2分)。他为《抒情歌谣集》再版写的序言,被认为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1分)。湖畔派诗人对英国诗歌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1分)。 3.《罗兰之歌》:是法国中世纪中期史诗文学中最杰出的作品,(1分)它的基础是民间创作,记述的是事件发生在查理大帝时代,主人公罗兰是个爱国忠君的英雄人物,这种爱国忠君的观念是中世纪中期爱国主义思想的时代特征。(2分)在艺术表现上,情节集中、紧凑,富有戏剧性;经常使用对比、夸张的方法;结构采用双方平行描写的方法。(2分)4.自然主义:是19世纪后期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1分)基本特征是:一、力图巨细无疑地描绘现实,排斥虚幻的想象;二、主张从生理学的角度对人和社会进行剖析;三、强调描写人的遗传特性和动物本能,否定文学的道德观念和社会作用。在文学创作中提倡纯客观态度,主张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进行文艺创作。(3分)自然主义理论的创始人是左拉,他的《萌芽》《小酒店》等体现了这一创作方法。(1分) 1.《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1分)以中世纪的丹麦宫廷为背景,通过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真实描绘了文艺复兴晚期英国和欧洲社会的真实面貌,表现了作者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刻反思及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注。(3分)在人物塑造上着重通过内心矛盾冲突来描写人物的深度,在创作方法上具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重性。(2分)
2.美丑对照原则: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使用了多层次的对照手法来塑造人物,(2分)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中心人物与其他人物的对照;第二,其他人物间的对照;第三,人物之间的对照。(3分) 3.“卡拉马佐夫精神”: “卡拉马佐夫精神”: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以高度的艺术技巧分析了人物的心理状态和精神气质,(1分)把历代剥削阶级的腐朽没落用《卡拉马佐夫兄弟》集中表现出来。(2分)这种精神是俄国农奴主阶级和新兴资产阶级在一切领域里表现出来的种种丑恶不堪、卑鄙无耻的精神气质的总合---极端的自私自利、专横暴虐、腐化堕落和野蛮残酷、愚昧落后和恣意放纵等等。(2分)
4.批判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这一术语,由高尔基最早提出。(1分)是继浪漫主义文学之后于19世纪30年代首先形成于法、英等国家,并迅速发展为全欧的一种新的文学思潮,是欧洲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矛盾的尖锐化在文艺创作中的流露和反映。(2分)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般都具有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思想,他们的作品批判暴露现实,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注重作品的客观真实性,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2分)。
五、简述题(共20分)
1.简析靡菲斯特的形象。(6分)
靡菲斯特是浮士德的对立存在物,是否定精神的代表,恶的化身,他以危害人类为宗旨,但客观上却又促使浮士德战胜了邪恶、完善了自我,是“作恶造善的力之一体”;(2分)同时,他对当时的哲学、法律、宗教的无情的否定,又说明他是现实社会的揭发者和歌德的代言人。(2分)靡菲斯特形象表明这样一个哲理,人类正是在同恶的斗争中克服自身的矛盾而取得进步的。(2分) 2.简述莫伯桑短篇小说艺术特色。(7分)
⑴擅长从平常细微的事件和平凡得人物中挖掘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主题。(2分) ⑵细节描写塑造人物。(2分)
⑶构思精巧、布局严谨。(1分) ⑷语言朴实、简洁、明快。(1分) 总结概括(1分)
3.如何理解果戈理“含泪的笑”的讽刺艺术?( 7分)
果戈里在他的作品中集中运用的一种创作手法,(1分)“含泪的笑”特点即它将“俄罗斯的一切丑恶,集成一堆”,“集中地嘲笑”。(2分)这种手法在《钦差大臣》和《死魂灵》中得到充分表现。(可根据作品分析)(4分)
1.如何理解“拜伦式”英雄。(6分)
1813—1816年间拜伦创作《东方叙事诗》塑造了一系列不安分的叛逆者形象,称为“拜伦式”英雄。(1分)他们傲视独立、行踪诡秘,脱离群众、脱离社会,往往以失败告终。(1分)作品洋溢着异国情调,背景多为大海、原野或土耳其王宫等南欧和东欧国家。(2分)“拜伦式”英雄的反抗精神与争取个人权利和自由的时代潮流汇合起来,引起强烈反响,也反映作者在欧洲革命低潮时期的苦闷、彷徨、怀疑和失望的情绪。(2分)
2.以《人间喜剧》为例说明,什么是人物再现法?(7分)
人物再现法是巴尔扎克在创作《人间喜剧》时所使用的方法,具体指同一个人以不同的身份在不同的作品中不断出现的方法。(2分)它的优点一是使不同作品所表现的生活场景和故事情节有纵深的发展的连续性;二是使人物性格更丰满、形象更鲜明;三是使《人间喜剧》成为一个运动着的活的社会存在。这种方法使《人间喜剧》所包含的作品连接成了一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敞开的完美整体。(结合作品分析5分)
3.简析《复活》中聂克留朵夫精神复活。( 7分)
聂赫留朵夫是“忏悔贵族”的典型。他在大学读书时是一个思想进步、道德高尚的纯洁青年,对卡秋霞有过纯洁的爱情。后来在彼得堡参加了近卫军。贵族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使他变成了“堕落的、定型的自私自利者”。(2分)和玛丝洛娃在法庭上相遇,是他“复活”的契机。他多次探监,了解到大量冤案;在为玛丝洛娃冤案的多次奔走中,他看到了那些担任要职的沙俄官僚的昏庸、凶残、嗜杀如命,在前往西伯利亚的路上,他目睹了犯人们所遭受的欺凌和虐待;在自己的庄园,他看到了地主贵族的特权给人民造成的贫困;和马夫的谈话,又使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给改革后的农民带来的灾难。这一切,加深了他对现实的认识,进一步看到了本阶级的罪行。他的思想感情与贵族上流社会越来越格格不入,玛丝洛娃和西蒙松结合后,他在《福音书》的感召下,获得彻底的“新生”。他的精神“复活”了。(5分)
1.启蒙文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6分) 第一,鲜明的政论性和民主性。(2分)
第二,有着新题材、新人物、新思想,富有教育意义。(2分) 第三,体裁多种多样。(2分)
2.简析《红与黑》中于连的形象。(7分)
《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于连是一个小资产阶级个人奋斗者的典型。(2分)他聪明能干、意志刚强、具有高度的自尊心,在位个人出人头地的奋斗过程中展现了极为复杂的性格特征。(2分) 他的一生经历了“反抗—妥协—反抗”的历程,最终人性战胜了邪恶。(3分)
3.简析列夫〃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 (7分)
心灵辩证法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对托尔斯泰早期创作中独特的心理描写的概括,(2分)托尔斯泰始终细致地描写心理在外界影响下的嬗变过程,通过人物复杂的矛盾心理过程来反映人的变化和社会的冲突,(2分)这一手法特别适用于作者塑造精神探索型人物形象,具体地表现在他一生的小说创作过程中,(根据作品进行简要分析)。(3分)
1.简析《神曲》的二重性?(6分)
一方面它具有浓厚的神学思想,充满着惩恶扬善的说教,要人们苦修苦练,(2分)另一方面又表现了对当时宗教、政治、道德、伦理等问题的新看法,闪现着新时代人文主义的曙光。(2分)
反映了诗人但丁世界观的矛盾,反映了从中世纪向文艺复兴时期过渡的时代特点。(2分)
2.如何理解雨果所运用的“美丑对照原则”?(7分)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使用了多层次的对照手法来塑造人物,(2分)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中心人物与其他人物的对照;第二,其他人物间的对照;第三,人物之间的对照。(结合作品分析)(5分)
3.简析《复活》中玛斯洛娃的精神复活。(7分)
①纯洁阶段:玛丝洛娃都有着纯洁的过去。(2分)
②堕落阶段:聂赫留朵夫混迹上流社会后,冷酷、虚伪,精神道德开始堕落。玛丝洛娃由于被抛弃沦为妓女,过着堕落的生活(2分)
③复活阶段:玛丝洛娃在聂赫留朵夫帮助下、在革命者的影响下,获得了新生。完成了复活历程。(3分) 1.简析《伪君子》中主人公达尔杜弗的人物形象。(6分) 类型化的形象,“伪善”的载体;(2分)表面上是虔诚的宗教信徒、禁 欲、苦修的修士、仁慈善良的好 人,实际上是以宗教为幌子进行 诈骗的恶棍,纵欲、好色、贪财、 冷酷狡诈之徒;(2分)
通过这个形象,剧作揭露了教会 贵族势力的贪婪、伪善、狠毒、 荒淫无耻,提醒人们认清其欺骗 性和危害性。
(2分) (1分)
2.简析拉斯蒂涅堕落的过程。(7分)
拉斯蒂涅是复辟王朝时期一个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野心家的典型。(1分)作者细致刻画了其思想变化的原因和野心家定型的过程,这是以在巴黎求学所经历的两位导师的教导和“人生三课”完成的。鲍赛昂子爵夫人是他的第一为导师, 伏脱冷则是他的第二位导师, 当高老头的惨死是他的最后一课。于是,在埋葬高老头的同时,埋葬了自己最后一滴神圣的同情泪,决心涂黑良心,大干一番。(4分)
拉斯蒂涅由一个稍有同情心的青年堕落为资产阶级野心家,既显示了贵族阶级被资产阶级征服的必然趋势,也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环境对青年人的腐蚀作用,批判了金钱的罪恶。(5分)
3.以《巴黎圣母院》为例谈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7分)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使用了多层次的对照手法来塑造人物,(2分)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中心人物与其他人物的对照;第二,其他人物间的对照;第三,人物之间的对照。(可根据作品分析)(5分) 1.什么是“卡拉马佐夫精神”? (7分)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以高度的艺术技巧分析了人物的心理状态和精神气质,把历代剥削阶级的腐朽没落用《卡拉马佐夫兄弟》集中表现出来。(2分)
这种精神是俄国农奴主阶级和新兴资产阶级在一切领域里表现出来的种种丑恶不堪、卑鄙无耻的精神气质的总合---极端的自私自利、专横暴虐、腐化堕落和野蛮残酷、愚昧落后和恣意放纵等等。(2分)
在家庭成员身上有具体的表现(人物分析)。(3分)
2.如何从《双城记》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6分)
梅尼特医生是作者人道主义思想的楷模。(1分)代尔那是作者人道主义思想的重要体现者。(1分)凡尔登是作者人道主义思想的及至。(1分)狄更斯作者人道主义思想也有局限性,具体在德伐石夫人的表现。(3分)
3.试析斯丹达尔笔下于连的形象。(7分)
于连〃索雷尔是《红与黑》一书的中心人物,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典型。人们的看法多种多样,一种看法认为于连是一个资产阶级往上爬的腐朽堕落青年的典型;另一种看法认为于连是受压迫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反抗现存社会的先进代表,在本质上是反抗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的英雄,是个了不起的叛逆者。(2分)
我们认为,于连具有两面性。与当权的贵族、教会有矛盾的一面。又有妥协的一面。结合作品分析。(5分) 1. 契诃夫笔下的“小人物”表现了怎样的主题?(6分)
第一, 揭露和批判在官僚专制制度压迫下,“小人物”的奴才相,以及造成这种奴性心理的沙皇专制警察制度。如《小
公务员之死》。(2分 第二,描写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的辛酸及悲惨遭遇,并寄予深切的同情。如《苦恼》。(2分) 第三, 歌颂底层人民不断成长的先进力量,表现了作家将要到来的美好生活的一种预感。(2分) 2.《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7分)
奥涅金是十九世纪20年代俄国贵族进步青年的典型。(1分)他所受的教育是脱离实际的典型的贵族式的家庭教育。这种教育使他能说流利的法语,会装腔作势、应付上流社会的交际。(2分)奥涅金虽然也过着一般贵族公子的浮华生活,但他受当时进步思想的影响,向往民主和自由,很快就厌倦了上流社会的生活,只自己的乡村庄园进行改革,但由于缺乏毅力和勇气而失败。(2分)在这种不务实际的性格影响下,他的友谊和爱情都惨遭失败。在他身上反映了先进贵族青年脱离人民这一导致十二月党人失败的致命弱点。(2分) 3.为什么说雨果的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极其成功?( 7分)
第一,雨果是运用对照手法的大师。(2分) 第二,善于塑造下层人物的形象。(1分)
第三,力图以史诗的气魄和规模去再现社会和历史。(1分)
第四,情节富有传奇性,善于将无生命或非人的事物描绘得如同有生命的物体 。(1分) 第五,注重心理描写。(2分) 1.简述契诃夫小说创作特点。(6分)
一、通过最平凡的日常生活现象,揭示重大的社会问题,写出震撼人心的艺术作品;(2分) 二、戏剧性和悲剧性相结合;(2分) 三、简洁和朴素;(1分) 四、含蓄。(1分)
2.简析莫泊桑笔下的羊脂球形象。(7分)
羊脂球是莫泊桑著名短篇小说《羊脂球》里的女主人公,羊脂球虽然是一个社会地位卑下的妓女,然而却是一个善良、具有民族自尊感和爱国热情的高尚人物。(2分)
作者通过强烈的对比手法来刻画羊脂球的形象。羊脂球和九为资产者一道从沦陷的卢昂坐马车去哈佛港避难。在这一过程中有三个场面展示了羊脂球的性格。第一个场面是在车厢里;第二个场面是在多特镇旅店里;第三个场面又
回到车厢里。(4分)通过描写,在对上层人物谴责的同时,赞扬了羊脂球,并对她倾注了深切的同情,深刻地揭示了法国下层人物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2分)
3.简析陀思妥耶夫斯基开创的“复调小说”理论。( 6分)
巴赫金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思维类型――复调型的艺术思维”,(1分)也就是在小说中提供了多种声音,多种音调,使小说具备了一种新的品格。(1分)好象是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它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个统一事件中,但互相之间并不融合。每一个人物都成了直抒已见的主体,作品人物的意识成了一种可以称之为“他人意识”的东西。这种艺术上的创新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以作品为例说明)(4分)
1.简析浮士德这个艺术形象?(6分)
浮士德是新兴资产阶级进步知识分子的典型,是18世纪后半期和19世纪初期的资产阶段人道主义者、启蒙思想家、理性王国开明君主的象征。注重实践,积极入世,永不满足,不断创新,充满矛盾。浮士德性格的矛盾性实际上反映了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庸俗性和进取性。(4分)
这一形象概括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西欧资产阶级时期进步人士不断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热爱生活的过程;描述了他们的精神面貌。(2分)
2.简述俄国文学史中“多余人”形象的发展轨迹。(6分)
在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出现了一系列“多余人”的形象。这些人物的共同特征是:既不站在政府方面,也没有站在人民方面,对贵族上流社会的庸俗生活不满,但又找不到出路,渴望自由而又盲无目标,于是他们忧郁、苦闷,最后变成一事无成的“多余人”。他们是贵族革命时期进步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代表。(3分)
俄国“多余人”形象经历了一个演变发展过程。普希金的奥涅金是20年代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莱蒙托夫的毕巧林是30年代的代表,屠格涅夫的罗亭是40年代的代表,在精神境界上高于奥涅金和毕巧林,冈察洛夫的奥勃洛摩夫是“多余人”的末代子孙,是一个完全无用的人。“多余人”形象是俄国贵族革命时期的产物,这类形象的演变,反映了俄国贵族知识分子革命性逐渐减弱乃至消失,反映了俄国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3分)
3.结合作品简析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思想内容。(8分)
①《人间喜剧》反映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亡史。(2分) ②《人间喜剧》反映了资产阶级的罪恶发家史。(3分)
③《人间喜剧》描写了一幕幕人间惨剧,揭露了金钱关系罪恶。(3分)
1.简析堂吉诃德的人物形象。(7分)
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小说《堂吉诃德》的主人公,(1分)这一思想具有两重性,表面上看,他是个心智谵妄、行为怪诞的老头,头脑里充满骑士小说描写的离奇古怪的东西,一心行侠仗义,结果处处碰壁,吃了不少苦头。但他十分乐观,对自己充满信心。(3分)深层意义上,他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与现实的矛盾。他看似荒唐可笑的行为,动机是高尚的、善良的,始终贯穿着他的理想。(3分)
2.什么是"奥勃洛摩夫性格"?(6分)
奥勃洛摩夫是冈察洛夫的代表作《奥勃洛摩夫》中的主人公,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后一个“多余人”的形象,(2分)在这个人物身上所表现出的懒惰、优柔寡断、好空想的特点,被称为“奥勃洛摩夫性格”。(2分)形象意义。(2分) 3.简析自然主义的基本特征。(7分) 是19世纪后期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1分)基本特征是:一、力图巨细无疑地描绘现实,排斥虚幻的想象;二、主张从生理学的角度对人和社会进行剖析;三、强调描写人的遗传特性和动物本能,否定文学的道德观念和社会作用。在文学创作中提倡纯客观态度,主张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进行文艺创作。(3分)自然主义理论的创始人是左拉,他的《萌芽》《小酒店》等体现了这一创作方法。(结合作品简要分析)(3分)
六、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从拉斯蒂涅看典型环境下的典型性格?
拉斯蒂涅是复辟王朝时期一个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野心家的典型。(2分)作者细致刻画了其思想变化的原因和野心家定型的过程,这是以在巴黎求学所经历的两位导师的教导和“人生三课”完成的。鲍赛昂子爵夫人是他的第一为导师, 伏脱冷则是他的第二位导师, 当高老头的惨死是他的最后一课。于是,在埋葬高老头的同时,埋葬了自己最后一滴神圣的同情泪,决心涂黑良心,大干一番。(6分)
他性格形成的过程式在强烈的环境对比中完成的,即拉斯蒂涅往来其间的奢华的上层社会府邸、穷酸恶俗的伏盖公寓,也格外刺激其向上爬的野心。(5分)
拉斯蒂涅由一个稍有同情心的青年堕落为资产阶级野心家,既显示了贵族阶级被资产阶级征服的必然趋势,也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环境对青年人的腐蚀作用,批判了金钱的罪恶。(2分) 2.结合作品分析列夫〃托尔斯泰的“平民化”思想。(要求有个人观点)
托尔斯泰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出的创作倾向,他的这种思想贯穿于他的小说创作始终。(1分) 《一个地主的早晨》首次表现了作者对农民问题的探索。(1分)
《哥萨克》提出贵族走“平民化”道路。(1分) 《战争与和平》中的彼埃尔,《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等一系列人物都表达作者对这一思想的探索(8分)
学生自己的观点(4 分)根据对这一问题的论述,依其论述的思路、条理、层次等酌情给分。
1. 结合作品《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分析雨果小说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第一,从人道主义出发揭露教会的罪恶、黑暗。如浮罗洛副主教:是教会的罪恶、黑暗的化身;也是教的罪恶、黑暗的牺牲品。(结合作品分析5分)
第二,从人道主义出发揭露封建专制(国王、官府、法庭)的罪恶、黑暗。(结合作品分析5分)
第三,宣传爱与仁慈的力量(结合作品分析5分)
2.结合作品分析乞乞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意义。(要求有个人观点)
乞乞科夫是俄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从地主贵族过渡到新兴资产者的典型。(3分)特点是善于投机钻营,精通地主官僚社会的人情世故;善于用体面的外表和甜言蜜语来掩盖卑鄙的灵魂。(结合作品分析学生自己的观点7分) 乞乞科夫的形象说明了俄国贵族的解体,在乞乞科夫身上体现了俄国新兴资产者的性格特点,这个形象是俄国文学中资产者艺术典型的鼻祖,有很大意义。(5分)
(要求根据对这一问题的论述,依其论述的思路、条理、层次等酌情给分。) 1. 分析作品《浮士德》分析主人公浮士德的人物形象及精神内涵。
第一, 是积极进取、自强不息、执着探索者的形象;(结合作品分析6分) 第二, 是进步资产阶级、特别是启蒙思想家的象征,是人类的象征。(结合作品分析6分) 浮士德这一形象蕴含着人类自强不息的精神。(3分)
2.如何理解高老头的“父爱”及悲剧意义?(要求有个人观点)
从社会角度看,他是拜金主义社会牺牲品典型,从个人性格矛盾上看,他是封建宗法制度家庭观念与资产阶级金钱享乐意识冲突中丧失理性控制的“盲目父爱者”典型。(4分)他的悲剧是金钱社会导演的悲剧,它揭露了金钱吞噬了一切,高老头的“盲目父爱”也种下了恶果,他的悲剧深刻地揭露了金钱关系的“吃人”本质。(5分)
学生根据作品对这一问题的论述,依其论述的思路、条理、层次等酌情给分。(6分)
1.感伤主义:18世纪后期,英国社会矛盾尖锐,在文学上出现感伤主义。(1分)感伤主义早在里查生的小说中有所表现,到斯泰恩小说《感伤的旅行》发表后,这一流派的名称才确定下来。(1分)感伤主义是中小资产阶级情绪的一种反映,他们推崇感情,忽略理智,以温情的仁爱抒发代替理性的批判,醉心于感伤心理的描写。(2分)对卢梭、伏尔泰、海涅以及后来的意识流小说家都有着巨大的影响。(1分)
2.“三一律”: “三一律”是古典主义文学创作方法之一。(1分)强调戏剧描写的时间、地点、情节的高度统一。(2分)这种要求是戏剧创作结构严谨,主题鲜明,矛盾冲突尖锐,但限制了作家的创作性和艺术形式的变化。(2分) 3.“拜伦式”英雄:1813—1816年间拜伦创作《东方叙事诗》塑造了一系列不安分的叛逆者形象,称为“拜伦式”英雄。(1分)他们傲视独立、行踪诡秘,脱离群众、脱离社会,往往以失败告终。(1分)作品洋溢着异国情调,(1分)“拜伦式”英雄的反抗精神与争取个人权利和自由的时代潮流汇合起来,引起强烈反响。(2分)
4.复调小说:巴赫金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思维类型――复调型的艺术思维”,(1分)也就是在小说中提供了多种声音,多种音调,使小说具备了一种新的品格。(1分)好象是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它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个统一事件中,但互相之间并不融合。每一个人物都成了直抒已见的主体,作品人物的意识成了一种可以称之为“他人意识”的东西。这种艺术上的创新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3分)
1.结合作品分析苔丝的形象及其悲剧形成的原因。(要求有个人观点)
是19世纪末英国小农经济破产时期的美好而又不幸的农家姑娘的形象。她美丽、勤劳、纯朴、自尊。(3分)以农家出身为荣,以诚实劳动为荣。受到亚雷的欺辱后,忍受着歧视和偏见的压力,刚强而自尊地生活着。与克莱相爱,十分真诚,将旧事坦诚相告,遭到抛弃,但仍然思念着克莱。后来为家人的生活不得不与亚雷同居,而当克莱归来后,她对亚雷的仇恨终于爆发了,用餐刀杀死了他,自己被判死刑,结束了2年的短促的一生。她的举动显示了可贵的反抗
精神。(5分)
苔丝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同时有她自身的原因。(4分)
学生根据作品对这一问题的论述,依其论述的思路、条理、层次等酌情给分。(3分)
2.结合作品比较分析莫泊桑与契诃夫短篇小说创作特点。(要求有个人观点)
莫泊桑小说的特点:一、构思轻巧,布局严谨,故事曲折,富于戏剧性,结尾耐人寻味;二、擅长选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段;三、善于以简洁的文笔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和心理特征。(4分) 契诃夫小说特点:一、通过最平凡的日常生活现象,揭示重大的社会问题,写出震撼人心的艺术作品;二、戏剧性和悲剧性相结合;、简洁和朴素;四、含蓄。(4分) 比较分析莫泊桑与契诃夫短篇小说创作特点。学生根据作品对这一问题的论述,依其论述的思路、条理、层次等酌情给分。(7分)
1.结合作品分析哈姆莱特这一人物形象。(要求有个人观点)
哈姆莱特是代表作者人文主义价值观的理想人格,他身上具备了人类全部善良本性。(2分)哈姆莱特歌颂人的尊严,肯定人的力量,确信人性的高贵。(2分)他所追求的是人类生活的终极价值,他的精神境界和行为方式超乎世俗功利,他与周围的人相比,显示出人格的超越。(4分)他希翼人与人之间平等和谐,屏弃等级观念,痛恨对人的奴役,对受压迫和凌辱的人们深表怜悯和同情。(2分)
学生自己的观点(5 分)根据对这一问题的论述,依其论述的思路、条理、层次等酌情给分。
2.结合作品分析俄国文学史中“小人物”主题的发展轨迹。(要求有个人观点)
要求谈出普希金—果戈里—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四个作家关于“小人物”主题创作内容。(6分)归纳出“小人物”主题的发展轨迹。(5分) 学生自己的观点(4 分)根据对这一问题的论述,依其论述的思路、条理、层次等酌情给分。 1. 结合作品《巴黎圣母院》分析雨果在小说创作中所用的“美丑对照原则”。 (要求有个人观点)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使用了多层次的对照手法来塑造人物。(2分)
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中心人物与其他人物的对照;第二,其他人物间的对照;第三,人物之间的对照。(根据作品分析)(8分)
学生自己的观点(5 分)根据对这一问题的论述,依其论述的思路、条理、层次等酌情给分。
2. 结合作品《高老头》分析主人公之一高里奥的人物形象及悲剧原因。(要求有个人观点)
从社会角度看,他是拜金主义社会牺牲品典型,从个人性格矛盾上看,他是封建宗法制度家庭观念与资产阶级金钱享乐意识冲突中丧失理性控制的“盲目父爱者”典型。(4分)
他的悲剧是金钱社会导演的悲剧,它揭露了金钱吞噬了一切,高老头的“盲目父爱”也种下了恶果,他的悲剧深刻地揭露了金钱关系的“吃人”本质。(5分)
学生根据作品对这一问题的论述,依其论述的思路、条理、层次等酌情给分。(6分)
1.结合作品分析《浮士德》中同名主人公浮士德的人生历程及在其人生追求中所中透视出的个性特征。(要求有个人观点)
人生经历:知识悲剧、爱情悲剧、政治悲剧、(古典)美的悲剧和事业悲剧。(结合作品分析8分) 勇于探索、坚持不懈、自强不息,是资产阶级的象征、人类的象征。(结合作品分析7分) 2.结合作品分析安娜〃卡列尼娜形象及其悲剧形成的原因。(要求有个人观点)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同名长篇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带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色彩的俄国贵族妇女的典型,也是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1分)
安娜性格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真诚,为了追求个人爱情幸福,她公开出走,与渥伦斯基同居。但她这种行为却不为虚伪、荒淫的贵族上流社会所容。(2分)
安娜的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小说通过安娜的悲剧,一方面暴露和控诉了俄国上流社会的伪善、腐败、黑暗和残酷,另方面也反映了俄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同时,也反映了资产阶级个人反抗的失败和个人追求的幻灭。(2分)
安娜的悲剧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是社会原因。第二是渥伦斯基对安娜的情变。第三是安娜自身的原因。(6分) 学生自己的观点(4 分)根据对这一问题的论述,依其论述的思路、条理、层次等酌情给分。 1.结合作品《红与黑》分析主人公于连这个人物形象。(要求有个人观点)
于连〃索雷尔是《红与黑》一书的中心人物,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典型。这个形象历来学术界的评论不一,人们的看法多种多样,一种看法认为于连是一个资产阶级往上爬的腐朽堕落青年的典型;另一种看法认为于连是受压迫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反抗现存社会的先进代表,在本质上是反抗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的英雄,是个了不起的叛逆者。究竟哪种认识才算比较接近正确呢?(3分)
我们认为,于连具有两面性。与当权的贵族、教会有矛盾的一面。又有妥协的一面。结合作品分析。(7分) 结局是悲剧性的,不是孤立的个人悲剧,而是社会悲剧,时代悲剧。结合作品的简要分析。(5分) 2.结合作品《安娜〃卡列尼娜》分析女主人公的形象及其悲剧形成的原因。(要求有个人观点)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同名长篇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带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色彩的俄国贵族妇女的典型,也是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1分)安娜的形象之所以动人,不仅因为她有着动人的外貌,优雅的风度,更主要的是她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冲破种种束缚更贵族军官渥伦斯基相爱。安娜性格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真诚,她不愿像当时许多上层妇女那样过着虚伪的而重生活,为了追求个人爱情幸福,她公开出走,与渥伦斯基同居。但她这种行为却不为虚伪、荒淫的贵族上流社会所容。(2分)安娜的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小说通过安娜的悲剧,一方面暴露和控诉了俄国上流社会的伪善、腐败、黑暗和残酷,另方面也反映了俄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同时,也反映了资产阶级个人反抗的失败和个人追求的幻灭。(2分)安娜的悲剧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是社会原因。安娜追求个性解放的要求和她真诚行为是虚伪冷酷的上流社会不能允许的,她不仅别拒于上流社会门外,而且成为了众矢之的。第二是渥伦斯基对安娜的情变。第三是安娜自身的原因。安娜身上仍然未能摆脱贵族教育的偏见及宗教影响,时常伴有负罪感和恐惧感。(6分)学生自己的观点(4 分)根据对这一问题的论述,依其论述的思路、条理、层次等酌情给分。
1.怎样看待于连〃索雷尔这个艺术形象?(结合作品分析)
于连〃索雷尔是《红与黑》一书的中心人物,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典型。这个形象历来学术界的评论不一,人们的看法多种多样,一种看法认为于连是一个资产阶级往上爬的腐朽堕落青年的典型;另一种看法认为于连是受压迫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反抗现存社会的先进代表,在本质上是反抗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的英雄,是个了不起的叛逆者。究竟哪种认识才算比较接近正确呢?(3分)
我们认为,于连具有两面性。与当权的贵族、教会有矛盾的一面。又有妥协的一面。结合作品分析。(7分)
结局是悲剧性的,不是孤立的个人悲剧,而是社会悲剧,时代悲剧。结合作品的简要分析。(5分) 2.结合作品分析《复活》中聂克留朵夫和玛斯洛娃的精神复活过程。 ①纯洁阶段: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都有着纯洁的过去。(2分)
②堕落阶段:聂赫留朵夫混迹上流社会后,冷酷、虚伪,精神道德开始堕落。玛丝洛娃由于被抛弃沦为妓女,过着堕落的生活(2分)
③复活阶段:聂赫留朵夫复活的三个阶段。(5分) 玛丝洛娃在革命者的影响下,获得了新生。完成了复活历程。(2分)
学生自己的观点(4 分)根据对这一问题的论述,依其论述的思路、条理、层次等酌情给分。 1.结合作品分析高老头形象及悲剧意义?(要求有个人观点)
从社会角度看,他是拜金主义社会牺牲品典型,从个人性格矛盾上看,他是封建宗法制度家庭观念与资产阶级金钱享乐意识冲突中丧失理性控制的“盲目父爱者”典型。(4分)他的悲剧是金钱社会导演的悲剧,它揭露了金钱吞噬了一切,高老头的“盲目父爱”也种下了恶果,他的悲剧深刻地揭露了金钱关系的“吃人”本质。(5分) 学生根据作品对这一问题的论述,依其论述的思路、条理、层次等酌情给分。(6分)
2.结合作品分析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多余人”的形象系列。(有自己的观点)
在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出现了一系列“多余人”的形象。这些人物的共同特征是:既不站在政府方面,也没有站在人民方面,对贵族上流社会的庸俗生活不满,但又找不到出路,渴望自由而又盲无目标,于是他们忧郁、苦闷,最后变成一事无成的“多余人”。他们是贵族革命时期进步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代表。(4分) 俄国“多余人”形象经历了一个演变发展过程。普希金的奥涅金是20年代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2分)莱蒙托夫的毕巧林是30年代的代表,(2分)屠格涅夫的罗亭是40年代的代表,(2分)在精神境界上高于奥涅金和毕巧林,冈察洛夫的奥勃洛摩夫是“多余人”的末代子孙,是一个完全无用的人。(2分)“多余人”形象是俄国贵族革命时期的产物,这类形象的演变,反映了俄国贵族知识分子革命性逐渐减弱乃至消失,反映了俄国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3分)
学生应结合作品进行阐述,根据对这一问题的论述,依其论述的思路、条理、层次等酌情给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