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教学模
式的深度思考
浙江嘉兴市海盐县于城镇中心小学 叶惠芳
【摘要】“主题研究”教学模式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并运用在日常教学中,但在其具体操作中,依然存在不足之处。本文从主题不当、主体不明、过程不实等三个方面对“主题研究”教学模式进行深度思考,对实施的现状加以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改进措施,对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有效性有一定启发。
【关键字】“主题研究”;主体性;活动过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小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着眼于发展并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致力于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它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让学生实践。为了更好地突出其“实践”的课程特性,许多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主题研究”的教学模式。所谓“主题研究”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围绕某一综合主题,按照主题研究的基本程序,综合利用各门学科知识、能力、各种课程资源,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试图解决综合主题的问题的过程。“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是:确定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计划——实施活动方案——展示活动成果——进行总结延伸。
笔者作为一名普通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采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已有数年,发现“主题研究”教学模式受到学生们的喜爱,灵活机动,自主性强,贴近学生生活,内容广泛,内涵丰富。而对于教师来说,“主题研究”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整合学生的生活资源,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有利于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是很值得推广的一种教学模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笔者依然能深切感受到“主题研究”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时,存在着较多不足,值得引起思考。
[思考一]主题不当——过于求异,不切合学生实际。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发展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利用工具和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是,有不少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确定过程中,过分关注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有的甚至为了求新求异,一味地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很少把学生身边的学习、生活作为资源来开发。如曾碰到一个以“走近奥运”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以为很合乎潮流,会大受学生的欢迎。但是学生除了通过网络下载点图片、通过新闻收获点信息,就是忙忙碌碌写感受、编小报,结果活动搞得红红火火,却没有收获
什么。因而,笔者认为,主题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不该舍近求远,只注重形式,华而不实。
那么,主题的选择,该以什么为切入口呢?《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确定要基于学生兴趣,基于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文的关注,主题的确定也是学生探索研究的开始。
一、“心动”,选对主题。
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让他们自主选择探究内容,是综合实践活动持续并有效开展的基础。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主题,确定方向,积极地投入探究。因此,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中,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确立,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寻找突破口。只要我们能够提炼出让学生“心动”的主题,就一定能增强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欲望。
我们可以利用学校环境,凭借校内开展的各种活动、游戏,让这些素材成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重要来源。还可以以充满情感的家庭生活为着眼点,不断生成有意义的活动主题。让学生在家里收看时事新闻、为爸爸妈妈做一顿饭、当一天家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多元的感受,锻炼各种能力。甚至可以引导学生面向社会生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全方位,多角度地选择活动素材,开展活动。如在笔者学校就开展过以“农村一亩田的效益”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走上田间地头采访耕作的农民,上网搜集相关农业知识,走进农技站了解农作物的产量及效益。类似这样主题的确立,既贴合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带给学生全新的体验,从而发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了学生认识自然的综合能力。
二、“细化”,切准专题。
生活是个大课堂,我们要研究、要讨论的主题数不胜数。这么多的主题都希望得到探究,那是不切实际的。为了让综合实践活动有真正有效,“弱水三千”,我们只取其中的“一瓢”。
如:2011年,上海举行世博会,这是举国共庆的大事,也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可开发资源。笔者认为,若以“迎世博”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对于孩子来说,范围过于宽泛,我们可以在班级里开展《迎世博,争做四好小少年》的具体活动,让孩子朝着在家做父母的“小帮手”,在社会做帮人律己的“小标兵”,在学校做与同学合作的“小伙伴”,在公共场所做“环保小卫士”,在少先队里做自主向上的“小主人”这一具体目标努力,并形成具体细致的活动方案,从而,真正体会到实践的乐趣,使实践活动真正具有实效。
三、“整合”,挖掘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涵盖面非常广泛,它可以与学科活动、班队活动、学校德育活动等有机整合,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效应。我们要注意挖掘综合实践因素,将重视过程,重视体验贯穿其中。
如:在《寻找春天》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联合美术老师、音乐老师,带孩子们去大自然中寻找春天。将他们分成小组,可以画画,可以唱歌,可以讨论,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在《小树叶,大奥妙》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孩子们向科学老师请教树叶书签的制作方法,与美术老师一起制作叶贴画等。在不同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努力发掘自我的潜在能力,
在实践中体验生命的意义。在潜移默化中,她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思考二]主体不明——包办代替,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教师、学生是课程的两大要素。其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然而,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专职指导教师少之又少,教师习惯了在语文课、数学课中的权威地位,在面对某一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时,对于主题的选择、活动的开展、小组成员的安排等,也习惯性地统统包办。
如曾听有位老师在执教《早餐与健康》的汇报课时,让学生上台来讲,学生准备得非常充分,滔滔不绝。随后老师进行总结,把自己预先设计好的答案公布于众,整节课下来,老师预设过多,没有生成,这与综合实践课程的性质是背道而驰的。究其原因,就是教师没有注意好自己角色的转变。那么,我们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应该怎样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呢?
一、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内在兴趣。
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教学中一旦触及学习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过程中,我们应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自己去准备,便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它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如在主题为《食品商标》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中,笔者就让学生先去了解生活中的食品商标,通过在家里、超市等处的实物观察,从而使学生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为下面的活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实践欲望。如在《遨游汉字王国》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中,笔者就是借助于一个个汉字引发的故事,打开学生的兴趣之门的,学生一个个自发地去网上、书中搜集更多的故事,对汉字有了更深、更为广泛的了解。当然,在活动过程,要注意深化学生的参与度。这里的“参与”不仅指活动内容的参与,更应当是思考过程、讨论过程、展示过程的参与,这是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很强的实践性、综合性、自主性决定了它与其他课程的本质区别。一开始,学生的兴趣往往都比较浓厚,可活动越深入,学生就越难保持长久的热情。因而,我们的“主题研究”教学模式,一定要基于学生的兴趣,活动形式要多样,注重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提高学生参与综合性活动的持久性。
二、发扬教师主导地位,主张教师扶放有度。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写道:“教师传递知识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弱化,越来越多的是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在“主题研究”式综合实践活动中,笔者认为,要发扬好教师的主导地位,就要处理好“放”与“不放”的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课程,它要求活动的内容最大限度地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可是,教师始终放心不下,总觉得学生小,怎么会选择主题、设计活动等呢?于是,不知不觉中,将学生的一切包揽了,让学生成为了被动接受者。要想改变这样的
状况,我们就必须先改变教师自身的想法,要信任学生,在活动的开始就要把活动的“策划权”下放给学生,自己心甘情愿地当一位“参谋”
当然,“放”并不就是全放,放的前提就是先“扶”。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适度点拨。如: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怎样进行调查?采访?怎样进行搜集资料?怎样撰写报告等,我们都应该对学生进行基本方法的传授,而不能“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削弱教师的指导作用。在笔者的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指导内容也做过一些细化,如三年级主要指导活动计划的制定,采访的礼仪等,四年级主要侧重问卷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等。通过教师的指导,使学生真正学会如何开展好一次有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思考三]过程不实——一味追求成果,导致活动过程的缺失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强调过程教育价值的课程,实践是课程的“生命”,也可以说,过程就是目标,过程本身就是目的达到的核心要素。它创造的这种发展空间和机会是开放的,是需要学生主动地参与,积极地实践才能把握的。通过活动,学生可以发现许多书上没有学过的知识,可以经历许多课堂教学中没有遭遇过的现实情境。可以说,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不是“我思故我在”,而是“我实践故我在”。如果没有了实践活动过程,那么这门课程也就没有了价值和意义。可是,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陷入误区,过于关注结果而忽略“过程价值”,或者是将重视过程仅仅理解为重视活动的形式,忽略学生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那么,我们该怎样彰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价值呢?
一、转变观念,关注体验。
我们必须改变重“活动的过程”即重“活动的形式”的错误观念,不能只追求活动形式的开放性,而是要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生成以及经验重组。因此,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注意让每一位学生都全程地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全过程,通过不同的形式与渠道,在开放的环境中的实践、体验。还要能根据实际的需要,在活动中完整地运用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从而形成新的认识、发展能力。同时,我们应该要“兼顾”结果,保证活动开展的有效性。所谓的结果主要包括显性(如小论文、调查报告)和隐性(如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方面、实践能力的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两方面。其中,更应强调隐性方面的结果,因为这对学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二、及时反思,促进成长。
“反思促成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通过自身活动不断构建课程内容,而实践、反思就是不断建构的有效途径,因而,反思也就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机构成。在实践中,学生受到制约的因素很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自己来发现行为中的问题,或是请小组交流,发现同伴的问题行为,当然学生也可以请老师来帮助自己反观自己的行为过程,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行为。
在实践过程中,笔者还常常要求学生写日记记录自己的感受。其中在《于城的昨天与今天》综合实践活动的调查过程中,学生走进新农村实地采访。有位学生这样写道:刚走到别人家门前时,我们都非常不好意思,不知道该怎么开口采访。可是我们互相鼓励,终于有位同学大着胆子上前问了起来。“叔叔,你家是什么时候造的新房子?”我也鼓起勇气,走向了那位正在门口晒太阳的老爷爷,“老爷爷,我能来采访一下您吗?„„”说实话,我当时
十分害怕,万一老爷爷不愿意采访呢?我不是太没面子了吗?出乎意料,老爷爷非常热情。渐渐地,我便有了勇气,问了许多问题。这是我第一次采访,想不到就这么简单,只要你肯迈出第一步。
通过一次次的反思,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改进活动,促使课程内容的重构,促进自身的成长。
三、多元评价,激励进取。
在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评价时,我们应该关注过程的评价,追求生态化的评价,着力于学生的内在情感、态度的激发,促进他们的发展。评价应该因人而异,不能单纯评价活动的结果,更应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挖掘活动中的亮点。在评价方式上,也力求多元化,不仅有教师的评价,也应当是自我评价,同伴互评,家长的评价等,尤其是我们教师的评价,更应以鼓励为主,激励学生积极进取。
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任重而道远,但我们还是执着地将目光停留在这里!在肯定“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诸多优势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其存在的不足,及时加以改进,使“主题研究”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深入实施。因为我们知道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将会改变一代人。我们只有继续走下去,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才能使综合实践课程在动态中稳步前行,走出一片更美的彩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001年6月 2、李臣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
3、田慧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反思》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年 4、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与评价》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