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在院长的领导下,按照制定的年初工作计划,按照行风建设要求和医院质量管理年的要求落实各项工作,工作重点为规范管理。现总结如下、
一、规范护理服务
1、对近几年新聘护士特别是门诊护士进行了护理礼仪培训,成立了护理礼仪队。
2、门诊方面、增加了门诊导医护士,为检验科、B超室、超声刀、妇科人流室等门诊科室配备了护士,规范门诊服务行为,门诊护士及时与就诊患者沟通协调,帮助解决就诊期间的问题,维持了门诊科室正常就诊秩序。
3、病区方面、标准化病房建设已取得了初步成绩。为住院患者配备了储物箱,更换了破旧的床头桌,家具,改善了住院条件,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规范了床单位设施。各科针对所服务患者的特点,优化护理工作流程,规范了入院流程、住院期间工作流程、出院流程。住院时为每位住院患者发放入院介绍和安全须知,规范各项操作前告知,落实各项护理工作责任制,对重危、年老体弱患者做好安全管理,科室每月组织公休座谈会一次,对患者反映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或答复。
4、护理部每月对各科室护患沟通情况进行调查,针对去年行风评议中有关收费的问题,与物价办、医务科共同协调,消除了医嘱与收费不一致的问题。与医务部进行了全院公休座谈会,对患者反应强烈的问题与相关部门及时进行了沟通。7月份与医务部进行了门诊、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一上报院领导。
5、在日常工作中,全院护士任劳任怨,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患者,让患者做到放心、满意。骨科一老年患者神志模糊,为了预防压疮,3名护士为其翻身时手被抓伤。急诊科护士在冬季主动为老年体弱静脉输液患者配备了热水袋,主动为患者送热水,帮行动不便的患者取药,受到了患者的热情称赞。
二、加强护理人员培训
1、针对我院低年资护士集中的情况,调整了培训方案,加大了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力度。
2、组织业务学习12次,内容有护理文书书写、新编护理学基础、专科护理理论等。5月份举办了护理经验交流会。全年共进行了5次理论、2次操作考试,提高了全院护士护理理论水平,消除了操作中自选动作,规范了各项护理操作。6月对新进护士进行了较为规范的岗前培训。护理部在每周的日常工作检查时,结合实际典型病例对值班护士进行提问,提高了护士的应急水平及专科护理水平。
3、加强专科护士培训。
4、鼓励护士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自考、成教学习,截至年底,全院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占67%。
三、护理质量管理
1、按照我院实际情况,开展了二级质控,基本形成了护理质控体系。今年重新修订了质控项目,护理部每月下旬进行全院护理质量检查,检查向深入、细致迈进。病区同时开展了一级质控。
2、通过质控,规范了各治疗室物品管理,规范了护士站管理,规范了护理常用各种标牌、标签,加强了病区药品管理特别是毒麻药品、危险药品管理,加强了操作时的细节管理。
3、每月初召开护士长会议,针对质量检查结果在护士长会议上进行反馈,促进了全院护理质量的不断改进。
4、对照卫生部《20xx年患者安全目标》,制定了关于压疮、导管脱落、坠床、摔伤等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制度,制定并实施了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为手术、意识不清、儿童、重危患者使用了“腕带”标示,对这类患者采用了特殊的患者身份识别,制定并实施了危重、手术患者交接制度,有效地控制了风险,全年未发生护理纠纷和事故。
5、供应室管理、为供应室配备了超声清洗机和高压水枪,规范了清洗流程,加强了对保内器械的管理,按照《河南省消毒供应室验收评审标准》规范了供应室各项工作制度,为供应室验收评审打下了基础。
6、手术室管理、在现有条件下,立足于风险防范,重新制定了手术室各项工作制度,规范了工作流程,对手术患者身份及部位识别、术中标本交接、医嘱的下达、手术患者的交接等进行了规范。
四、新业务的开展
1、骨科护士参加专科护士培训后,在科内采用“20条毛巾法”,有效解决了骨科手术后长期卧床皮肤护理中的难题。
2、手术室护士参加专科培训后,在科室提倡“手术全期护理”,查找隐患30余项,根据我院手术室现状,逐项进行了整改。
3、全院护士共撰写论文6篇。护士节护理经验交流会收到论文19篇,会议交流13篇。
五、实习生工作
全年接收实习、进修生12名。
六、工作量统计
病区全年共收入院2220人,出院1953人,住院人数比去年增加了10%;急诊科门诊输液约23000人次,比去年增加了53%,手术室全年手术约381人,比去年增加了8%;供应室全年消毒1350锅,比去年下降了7%。
七、人员管理
全年新增护士31人,其中病区15人,急诊科2人,发热门诊3人,东区门诊部1人,门诊护士3人,供应室护士人,B超1人,超声刀1人,检验1人,护理部1人。根据医院工作安排、各科不同阶段工作情况和护理人员的个人情况,及时进行调配,保证了护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八、其他活动
积极与其它职能部门协调,参与护理部以外的其他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临时性任务。
存在问题:
1、危重病人、基础护理工作未完全到位。
2、护士综合能力偏低。
3、手术室、供应室硬件建设欠佳,制约护理工作的开展,供应室未进行验收申报。
4、急诊科护士进修任务未完成。
5、科室一级质控未完全到位。
6、护理人员风险意识需进一步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