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因为报国无门,写出了史学界三大奇书之一的史学家是谁?”。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作者梁启超说道:“宋郑樵生左(丘明)、司(马迁)千岁之后,奋高掌,迈远跖,以作《通志》,可谓豪杰之士也……史界之有樵,若光芒竞天一彗星焉。”这位比肩左丘明、司马迁并得到梁先生激赞的郑樵,正是南宋史学家,隐居山林、一生与书为伴的布衣学者。
1104年,郑樵(字渔仲,自号溪西逸民)出生在福建莆田的一个书香门第。祖、父都是读书人,郑樵深受影响,从会说话时就爱看书,3岁识字后更离不开书,7岁时能写文章,9岁已通《五经》。郑樵爱读书,因为读书还受了不少苦。
郑樵10岁那年,父亲外出为官,他拜从兄郑厚为师读书学习。郑樵家不远处有一条溪流,从兄家在溪东,郑樵每天都要穿溪而行。不下雨还好,一下雨,溪水暴涨,溪上又没有桥梁,怎么过去呢?这没有难倒郑樵。
溪东的山崖上有一条粗大的古藤,跨溪而过至溪西,每到下雨天,郑樵就攀藤过溪。藤下就是湍急的溪流,其难度可想而知。一个10多岁的孩子为了读书,常年攀爬其间,“时人称奇”,可郑樵为了读书,让人们啧啧称奇的事不止这些。
郑樵16岁时,父亲病逝在苏州,他扶柩回乡安葬父亲于越王峰下,之后就在父亲墓旁建了一个草庐——南峰书堂,一边为父守孝一边耕种读书,朗朗读书声飘荡在山林之中。山林草莽,远离人世,但与书为伴,郑樵丝毫没有觉得孤寂,反而“每到轩前心转逸,了无纤翳可相关”,乐在其中。
父亲逝后,郑樵的生活日渐清贫。家中的书读完后,无钱购书,他就背着干粮穿梭在溪西、溪东附近各家借读。郑樵读书的范围也极广,包括易学、经学、礼乐、天文、地理、草木等多种门类。他不仅用心读书,还将书籍分类分目抄录,整理编辑,几年后,完成了一部著作目录学。
一心读书的郑樵还怀有一颗爱国之心。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来犯,郑樵与从兄不远千里赶赴汴京两次上书,表达了弃笔从戎的抗金意志和报效国家的心愿,但朝廷早吓趴了,忙着议和哪敢有所动作?
郑樵因此看透仕途,决定从此放弃科举,报国无门,爱国有路,他决心以书为伴,读书著述传承中华文化。
一门心思读书的郑樵有个愿望:“欲读古今之书,欲通百家之学,欲讨六艺之文为羽翼,如此一生,则无遗恨。
”当时的莆田,藏书风盛,有许多名重一时的藏书大家,正好方便郑樵到各家借阅。他背着口粮四处奔走,莆田城里凡是藏书人家,不管是官宦还是高僧,都被他一一借尽。
传说,郑樵读遍莆田城里的书后,听说城外有一藏书大家——方家的“万卷楼”,就来到方家借阅。他让人把藏书搬到旁边的延寿桥,一本本排放在桥面上,让风翻动,这样不到一天时间,郑樵就把万卷书都读完了。主人难以置信,郑樵说:“我确实看完了,书上有问题的地方,我都用指甲留下了记号。”
主人拿出几本书查看,果然有几处指甲划过的记号,不得不暗暗佩服。
这虽是传说,但足见郑樵阅书之多。莆田谢氏、李氏、方氏等多家藏书共十多万卷书,郑樵都借阅一遍,十多年里乐此不疲。阅书无数的郑樵回想早年不能从军卫国,而靖康之耻时,金兵不仅掳走皇室人员、金银财宝,还抢劫了大量图籍文物。
为了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他决定写一部集天下书为一体的著作——《通志》。尽管从兄郑厚在1135年进士及第步入仕途,但郑樵不为所动,反而入夹漈山结茅著书,成了草堂隐士。
这个夹漈山上的草堂,郑樵曾有52字的介绍:“斯堂也,本幽泉、怪石、长松、修竹、榛、橡所从会,与时风、夜月、轻烟、浮云、飞禽、走兽、樵薪所往来之地。溪西之民,于其间为堂三间,覆茅为居。”
山中条件如此艰苦,但郑樵意志坚定:“幸家无担石之储,可以绝人间之事”,勤奋著书专心学问。
据说,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路过莆田时,听说山中有个“怪老头”,每天看书写字观星星,便上山拜访。过山涧爬山巅,好不容易才在一片树林里找到郑樵的草堂。两人相见甚欢,切磋学术,谈古论今。
郑樵高兴之余更是以高规格标准来接待朱熹,拿出“山珍海味”——“四白”:食盐,白姜,豆腐和荞头。朱熹疑虑郑樵敷衍,但举目望去,草堂里一贫如洗,所有者不过书籍、纸笔而已,不由地对郑樵越发敬佩,这一餐吃得格外有味。
“风晨雪夜,执笔不休,厨无烟火,而颂声不绝,积日积月,一篑不亏”,不虚度一刻光阴,郑樵在山中一住就是三十年。
43岁那一年,胞弟、幼子和妻子相继离世,郑樵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后来有当地多次以“孝廉”名义举荐他作官,但郑樵都婉言相拒,坚守草堂,独自一人在山林间继续读书立说。
为了得到官方许可,郑樵曾到杭州献书。迢迢千里,郑樵跑了四次,终于在第四次时,被宋高宗任命为枢密院编修官。这下郑樵高兴坏了,不是因为当“官”了,而是可以自由翻阅朝中的藏书。毕竟民间藏书有限,能饱览朝廷藏书,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是莫大的幸事。
可是,这个小小的愿望却很快破灭。朝中人士嫉恨郑樵的才华学问,使出下三烂的手段诬陷郑樵。虽然官职没免,却再不能借阅图书,郑樵失去看书的自由,又遭受不白之冤,加上常年条件艰苦积劳成疾而一病不起。
当宋高宗终于下旨让郑樵进呈《通志》的那一天,59岁的郑樵已黯然离世。
郑樵饱读诗书,难得的是他学识丰厚,并不墨守成规,而有自己的主张、观点,提出“诗、书可信,但不必字字都信”,主张有些知识要从实践中获得......这些进步的思想让他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多个第一。而《通志》更使郑樵成为中国第一个以布衣身份,却依靠自学成功逆袭的伟学家。
《通志》也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与唐代杜佑的《通典》,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合称为史界“三通”,为中国古代士人必读典籍。
纵观郑樵一生,不论生活还是读书、著书,都异常艰辛,但他却不羡繁华终日与书为伴,既是一个读书人淡泊名利的坚守,更是家国情怀下对信念的执着。